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9的文章

12-7 沒有學校可以嗎? (徐玫怡)

圖片
本書是圖文作家徐玫怡在他兒子小六下學期時嘗試在家自學半年的心路歷程。內容輕鬆好讀,大概只花幾天通勤時間就讀完,但輕鬆的內容卻也包含許多親子教育、小學教育的反思。 在媽媽與兒子自學的四個月,每天長時間相處的過程中,我覺得雙方應該都收穫良多,媽媽有更長的時間觀察兒子的學習狀況、了解兒子,也獲得較為良好的睡眠;兒子則在這場非典型實驗教育中學會自主學習、自我控制時間、有更長時間思考課程內容 ( 而非填鴨式的做重複的習作題目 ) 以及最重要的自我覺察。少了每天趕時間上學、催促叮嚀作業、睡不飽脾氣差等煙硝味,雙方也得以發展更深入的親子關係,建立彼此互相支援、彼此信任的默契。 我非常喜歡玫怡開始自學實驗的初衷之一 :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作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自學的體驗不僅止於自學,而是讓孩子知道凡事都有可能性, 要懂得跳脫框架創造自己的世界不被規則所約束。在生活中遇到困難、遭遇障礙時,抱怨、批評先放在一邊,我希望兒子在他的生命中總是保持輕鬆的態度,不自我設限,願意自主負責的嘗試新的事物。」

12-6 邊讀邊走 (李明璁)

圖片
劍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教台大社會學系的李明璁教授的散文集。有別於一般硬綁綁、很有距離感的大學教授形象,李明璁教授是個廣受新時代族群喜愛的教授,他廣泛閱讀、廣泛涉略電影、音樂與流行文化、不斷的旅行、散步與社會現象觀察,在如此豐富的文化背景下,他從事跨界的研究、策展、設計與書寫出版。 這本書就記錄著他這些年來的所讀、所做與所感,文句行間不時引用許多經典作品,內容紮實,縱然如此,李明璁的文字並不艱澀難行,而是跟他臉書上的文字一樣,有趣且平易近人,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認同感。推薦給喜愛閱讀散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