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人生啊,歡迎迷路》 (迷路/繪圖;米米/文字)
近幾年真的多了很多圖文作家,先在粉絲團分享作品累積人氣後出書,但大部分我是沒太大興趣,唯有迷路這個可愛的9歲小畫家吸引我追蹤,可愛的麋鹿加上『正常思考』範圍之外的文字與想法,常讓人會心一笑,也反思自己年紀越長的當下,思想是不是也越來越社會化、被好多的道德倫理跟經驗框住限制住,忘記當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那些不在框架裡面的想法,所以我們才越來越不快樂,因為我們自己把自己限制住了... 迷路是個多動症ADD的小朋友,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比同齡小朋友落後,通常治療這樣的症狀就是吃藥控制,吃藥讓小朋友的注意力可以跟『其他人』一樣,但吃藥終究治標不治本,況且就像米米說的, 為何孩子要在符合他人的期待之下成長? 迷路好幸運遇到米米 ,米米感覺也不是一位乖乖活在體制內的人,所以米米用自己的方法陪伴迷路,發掘屬於迷路的能力,找到適合迷路的學習方式。迷路數學不好,但是他很會畫畫,他9歲就出版自己的書;迷路英文單字背不起來,但是他有驚人的味蕾和好鼻師的天份;迷路或許沒辦法一直坐在教室聽課,但他喜歡大自然,他對各種動植物、昆蟲如數家珍...。米米不在意迷路的成績好壞,米米在意的是迷路的自理能力, 教科書跟課本,在未來人生的旅程中,實用性出乎意料的低。 米米也好幸運擁有迷路和暴走弟兩個小男孩,當了母親之後,米米似乎比以前更快樂,因為她再次學會怎麼當小孩,用簡單的觀點來看清楚事務,再次體會了最簡單的快樂。 「 兒童的快樂點經常毫無道理可言,但這正是一份極為珍貴的能力,一份成年人喪失的能力。 」 「透過孩子們的觀點,經常能讓過度詮釋的問題回歸原點。...成年人一開始就複雜,後來又在議論紛紛裡迷走,...反之,小朋友通常只走直線,直直走,走到了問題核心,發人深省。」 米米是位很棒的大人跟母親 ,未來我若有機會當母親,我會再把米米的書拿出來讀個幾回,告訴自己,記得看到孩子的優點,不要用傳統的方法及框架限制住孩子, 不要因為害怕孩子跌倒,就急著讓孩子走在自己的經驗道路上 ,他們跌倒就讓他們跌倒,陪伴著他們就好;我的經驗、我的路不一定適合孩子,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有想法的個體,是不能複製養成的。 要記得,不要試圖把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孩子養成跟所有的大人一樣,;不要以為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就不跟他們溝通,急著否定他們說出來的一切, 要傾聽孩子的話,跟他們討論 , 換個角度,用孩子的...